
烈日炎炎,蝉鸣阵阵。湘潭大学研究生正在和两位老人亲切交谈。张大爷给调研人员说“我每天都来幸福屋,和老朋友们聊天、下棋、打牌、休息,夏天天气热了开空调,中午饿了还能在这里吃饭,四菜一汤、有荤有素,每天过的很开心。”王奶奶接着说道“我的孩子在外地,不经常回家,一个人在家十分孤独也不安全。以前,出去玩的话外面大多都是年轻人娱乐的场所,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开支也比较大,现在政府提供一个老年人活动的场所,经济实惠,还能互帮互助,让我的参与感大有提高。”
这番对话发生在施家陂村互助幸福屋里。面对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高速增长时期,农村养老问题日趋严重,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当前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的实施效果,准确把握当前农村互助幸福屋的发展现状与短板,进一步提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质量的实现机制和可行途径,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开展“让农村老年人在互助中养老享老”的调研活动。
7月17号上午,团队成员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人民政府,与负责农村幸福屋工作的民政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在座谈会上,负责人介绍了鼎城区谢家铺镇互助幸福屋的基本情况。建设之初,主要是利用各村、社区现有的旧村部和闲置学校,改造成农村互助幸福屋。目前,谢家铺镇共建成农村互助幸福屋19处,但因天气原因只开放14处,每天可容纳1600余位老年人活动。每一处娱乐室、阅览室、棋牌室、休息室、医务室和室外活动中心一应俱全,将当地的空巢老人聚集在一起,每天只需缴纳1-5元的生活费用,或提供自家新鲜农产品就可以吃上物美价廉的“暖心饭”,超出部分则由政府资助、民政部门拨款和志愿者捐赠。接着,负责人就农村幸福屋的建设困境和今后发展与团队成员进行深入交流。幸福屋作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成功探索,接下来将进一步激活农村内部资源,解决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护理等问题,助力形成十分亲密、熟悉的社会共同体,在生产生活上相互帮忙,形成一种自发性、高回报的互助养老模式。
座谈结束,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对正在开放的14处互助幸福屋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对每一处参与农村互助养老的老年人、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切实了解农村老年人对互助幸福屋的满意度和参与度,考察农村老年人实际需求,探索未来互助幸福屋发展的方向。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系统认识和综合了解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当前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的实施效果,优化了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更好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需要,更有针对性了解农村老年人生活痛点和参与服务短板,为农村地区老年人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互助养老服务,实现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让农村老年人在互助中养老享老。
责编:张慧颖
一审:张慧颖
二审:胡蔓
三审:刘宏远
来源:谢家铺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陈远主持召开信访工作调度会
陈远调研鼎城区消防二站、常德高新区浦沅消防站建设工作
陈远调研052县道沿线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何朝辉主持召开鼎城区安全守底工作调度会
鼎城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整改整治成效通报会召开
陈远调研鼎城区“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陈远带队开展“八一”前走访慰问活动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八一”建军节座谈会
下载APP
分享到